整个招标过程预计将于2019年初完成。
但由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仍然有太多非技术因素决定了我国电价成本难以快速下降。相比之下,我国的电力市场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模式,即根据预测提前规划好发用电量,再将发电指标任务下达给发电厂。
再看光热行业,乐观情况下,年底并网的装机预计有200MW,到2020年可达1GW左右。在推动电力市场体制改革方面,我国仍然处在初级水平。CSPFocus光略咨询尝试从以上几个角度分析,看看我国光热短期内是否能够到达这样低的电价。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首批光热示范项目逐渐投运,越来越多实际运行数据的支撑,希望能够给金融机构更多的依据和信心,从而推动光热产业的大发展。显而易见的是,在光热产业不成熟、体量较小、短期内新能源补贴不到位、弃风弃光率高居不下的环境下,期望电网企业与发电方签订长期、稳定的购电合同难度颇大。
我国人力成本较低,工业基础强,光热产业链做大做强仅仅是时间问题。澳大利亚早在1998年就已经建立了国家电力交易市场,Aurora项目在签订了125MW的固定PPA之外,可通过在用电高峰期出售剩余25MW光热电站的储电来保障自身获取更多利润。国内部分领跑者投标电价甚至于低于脱硫燃煤电价,工商业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持续减弱
日前,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无需国家补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函》,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明确表示对此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各地可按照国家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在落实土地和电网接纳条件的前提下自行组织实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在9月的2018盐城绿色智慧能源大会上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场,而且今年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好的光伏年份。不需要补贴,也自然少了指标的限制,这对告别了野蛮生长的光伏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
国内部分领跑者投标电价甚至于低于脱硫燃煤电价,工商业自发自用分布式项目对补贴的依赖程度持续减弱。时至今日,摆脱补贴依然是光伏产业有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下附王勃华演讲部分内容:近年来,在全球光伏大发展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下,光伏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制造成本快速下降,光伏发电应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呈现星火燎原之势,GW级光伏市场越来越多,新兴市场亮点频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各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从当前国内新增装机情况来看,在新政之后,国内普遍持悲观情绪的情况下,2018年1到7月新增装机仍然突破了30GW,数字喜人。相信只要光伏人正确地面对挑战,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规范市场的发展环境,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就一定能够实现光伏产业的健康、理性和可持续发展。在上述国际大环境下,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迎来了五年宝贵的黄金发展时期,产业规模快速成长,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十分活跃,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持续降低。
光伏企业要加强与传统能源、风电等新能源、电网、储能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加快光伏发电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广大会员单位、业内同行和与光伏相关领域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我们愿与所有业界同仁一起通力合作,一起更好地发展。光伏企业纷纷布局和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在这种形势下,加强与传统能源、风电等其他新能源、电网、储能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加快光伏发电的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引导光伏产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光伏发电如何尽快摆脱对补贴的依赖,如何与其他能源形式很好地互补发展,如何与电网消纳能力友好契合,已经成为摆在光伏行业面前最主要的问题。
由于分布式利用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特点,能够更加接近用户侧并网,因此随着度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相对于其他能源形式的竞争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体现。因此,伴随着国家全面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有关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等应用模式的研究,已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新热点。
光伏发电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补贴压力增大、部分地区消纳能够不足、高比例接入对电网的稳定将造成一定影响等问题。其中,7月份分布式并网超过了3GW,浙江、江苏、山西、河南等省的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均超过3GW,自发自用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正成为光伏市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光伏平价上网正在加速到来。然而关于光伏无补贴项目的落地,如何参与电网交易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光伏发电如何尽快摆脱对补贴的依赖,如何与其他能源形式很好地互补发展,如何与电网消纳能力友好契合,已经成为摆在光伏行业面前最主要的问题。王勃华认为,尽管在531之后,光伏市场出现了悲观情绪,但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依然积极向前迈进。自国家能源局将在近期组织一批无补贴光伏项目建设的消息传出之后,业界都在探讨无补贴下的光伏未来在哪里2017年10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901号,下称1901号文),提出分布式发电项目在全额上网、自发自用、余量上网之外,可参与市场化交易,将电卖给配电网内就近的电力用户,这种方式被业内称为隔墙售电。
光伏行业此前保持的高歌猛进的态势,导致风险的积累增厚。实施该类项目的地方需要满足日照资源、电网消纳、土地租金等方面的条件。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发电企业给供电企业支付过网费,光伏发电直接供给企业,如果这一套机制能够形成,那么光伏行业就有从补贴时代进入平价时代,从政策性市场进入市场化的条件。
应该说(30GW)是一个非常不小的数字。组件价格的下降,也使行业龙头企业处于薄利的状态之下。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8上半年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甚至跌破2元/瓦,半年降幅近30%。目前,东北西部地区、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陕西和山东等部分地区初步具备实施条件。可以说我们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场,而且很可能将会是我们历史上(装机容量)第二大的一个年份。尽管来势汹汹,5.31新政似乎尚未将国内光伏行业带入至暗时刻。
叶超进一步表示:目前就等于是补贴的大门关上了,电力市场化的窗口尚未打开,大家都在一个小黑屋里。叶超认为,新政之后出现的行业波动可以理解为是,从政策补贴期向市场化时期过渡的阵痛。
不管是风、光还是随着性价比不断提高,逐步跟新能源相匹配的储能行业的发展都会受之影响。另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预计,今年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有机会超过40GW。
就大趋势而言,光伏行业在5.31新政下会面临优胜劣汰的过程。其中,分布式并网达到3.2GW,浙江、江苏、山西、河南等省份分布式光伏装机量均超过300MW,自发自用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成为市场的主要形式。
协鑫新能源战投中心品牌部部长叶超在接受第一财经等采访时表示。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对此答复称,对此类不需国家补贴的项目,各地按照国家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结合电力市场化改革,在落实土地和电网接纳条件下自行组织实施。龙头企业目前而言,还能够维持生产经营,但如果长此以往,并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持久的发展。其中,7月新增并网装机突破7GW,低于去年同期的11.2GW,高于2016年7月的5.2GW。
第一财经记者在2018盐城绿色智慧能源大会的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5.31新政之后,国内普遍持悲观情绪的情况下,今年前7月新增光伏装机达到31.3GW,接近去年全年53GW新增装机的60%。但从更深的层面上来看,被关上了补贴之门的光伏行业还在等待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打开一扇窗。
而出现反常式增长的原因在于,光伏行业是补贴下的政策性市场,市场是否出现波动与政策密切相关。反映至企业层面,在5.31新政后,不少仅聚焦于国内市场的中小型光伏制造企业面临停产、乃至破产的窘境。
如果不能根据新能源的技术发展趋势,来进行市场化改革,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则不能尽如人意。记者在上述会议了解到,不少企业也在探讨新政之后的主要业务模式,将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开拓光伏运维市场、开拓去补贴市场、开拓海外市场、降本增效等列为主要业务模式。
评论留言